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滨湖:行远知新:培养学习力、生活力、成长力
2025-05-29 作者:

无锡市蠡桥小学始建于1912年,由著名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出资筹建,时称“公益初小”。19869月学校迁入现校址。作为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下属分校,蠡桥小学隶属中心校统筹管理。全体蠡小人积极践行“行远知新”办学理念,在培养具有学习力、生活力、成长力的行知少年之路上不断实践前行,全力把学校打造成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的“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明晰办学方向,凝聚发展共识

20192月,河埒中心小学特色文化核心理念——“同伴乐道”正式发布,描绘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相长,行之有道且乐享其道的理想画卷。蠡桥小学紧随中心校步伐,展开分校办校新思考。在“行远知新”理念引领之下,学校从办学愿景、培养目标、发展素养等方面着手,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

为使“行远知新”深入于蠡小人的内心,在执行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召开了专题解读会,让每一位蠡小教师走入“行远知新”,真正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校区行政、班级管理者、学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预设出丰富多彩而又鲜活的方案,让“行远知新”理念与管理实践、教学实际紧密相联,落实操作抓手。

推进课程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蠡桥小学以河埒中心小学课程设置为抓手,整合校情学情,提出1+1+1>3”的个性化推进思路,即在契合中心“同习”基础性课程,“乐学”拓展性课程,“启禾”研究性课程三类课程开展的同时,每学年寻找各项课程延申的切入点,做细做深。

在河埒中心小学课程的统领下,蠡桥小学探索了适切的发展之路课程研究和实践呈现了“蠡桥特色”。

仪式课程“明礼 向善 崇学”,“十岁致敬百年”,“留“夏”记忆,未来可期”见证着孩子们从入学,到成长,到毕业的全过程,即使“小鲤鱼”们离开小学进入初中,都一定能够记起初入校园时的朱砂启智,感恩行礼;“1+1+1>3”,突破了课程的简单叠加,基于蠡桥小学实际开展的微课程,着眼于新时代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目前,学校课程实践仍在尝试摸索之中,将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快乐求知、习艺、修身、赋能,使其拥有无限发展的潜能。

构建和谐校园,提高队伍建设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蠡桥小学深知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学校统筹教师培养,聚焦重点环节,筑牢强师之基:强培养,健全青年教师教育体系;重引领,强化骨干教师带动机制;促均衡,强化学科内学科间教师队伍建设;赋动能,提升教师自我学习水平。

学校通过校本研究,不断夯实教师的发展基础,更是利用各种契机、多个平台,助力完善各层面教师的发展。在学校的多维引领之下,蠡桥小学全体教师加快专业成长,不断提升个人修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铸实德育阵地,培养全面人才

学校坚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开展“文明班队评比”活动,细化落实“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监督制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规范。蠡桥小学的“小鲤鱼”们在学校争做蒸蒸日上的好少年,在社区中争做遵纪守法的优秀“小公民”。

“礼润人生,‘蠡’想启航”一年级新生入学礼、“留夏记忆,未来可期”毕业礼等仪式教育活动在孩子们心中镌刻印记;“海棠花开、童声绽放”合唱艺术节等艺体活动,让“小鲤鱼”们更加健康自信,拥有健全的人格;红领巾拼国旗和“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厚植了“小鲤鱼”们的家国情怀。

学校拓展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朗高养老院、蠡桥社区、民防教育馆、吴成基地、仙蠡墩遗址公园等校外实践基地,发挥校内外德育资源协同作用,积极联络蠡桥社区、溢点社工组织开展诸如职业体验,劳作养护,公益关爱、心理沙龙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建立良好的校社关系,参与志愿活动,梳理初步的公益理念。

创新发展项目,丰盈成长经历

蠡小秉持劳动育德理念,将劳动教育纳入“小鲤鱼”培养全过程,贯通低中高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小鲤鱼开心菜园”正式启动,基于该基地,低年级观察学习,中年级参与播种,高年级收获烹饪,让“小鲤鱼”们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蠡”化“鲤”,生动有趣的“鲤鱼”形象,延伸为“礼”,融入各年级段的成长目标,赋予其教育意义。墙绘以“鲤鱼跳龙门”的传统文化故事背景作为美好愿景,以“小鲤鱼成长记”的故事场景展开,小鲤鱼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快乐的集体生活中学会互助、学会合作。一幅幅有主题的画,就是一首首无声的诗,悄然打破“墙”的限制,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小鲤鱼彩绘墙”在潜移默化中,文化育人,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点亮中国梦。

展望未来,蠡小追梦的脚步将永不停歇。蠡小教育人将继续践行行远知新”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生活力”、“成长力”,持续优化教育管理,注重因材施教,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齐心协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