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晨光,向阳生长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办学绽新姿
江阴市责任督学 梅 琴
每次走进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我都会来到该校靠北的一棵大树下驻足、停留、仰望。这是棵充满活力的奇特的大香樟树,六个粗大的枝干紧紧合抱在一起,让我充分感受到她蓬勃的生命力。晨光实小的师生也和这棵大香樟一样“沐浴晨光,向阳生长”。
2009年该校由西郊实验小学更名为晨光实验小学,同年加入江苏省名校联盟。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近2500名学生,149位专任教师。其中江阴市级以上骨干占在编教师的达60%以上。近几年来,学校秉承“教育即生长”的追求,不断孕育生长文化、哺育生长课堂、培育生长师生,构建崭新的育人模式,打造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气质,成为江阴的一所基础教育优质学校。
一、有种理念叫“教育即生长”
叶圣陶先生说“儿童是有生机的种子,只要给以适宜的培育和养护,就能自然而然地生长”,晨光实验小学就是秉承着“教育即生长”的理念追求,尝试在育人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变革,将“儿童本身具有生长的需要和能力”纳入改革视域,围绕“以生命为本,以生活为源,以生长为轴,以生趣为翼”的整体思路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教师“教育的智慧”、优化课堂“即兴的变化”。
学校将“生长”理念融入到党建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中。通过打造生长的课堂,不断提高学业质量,提升学科素养,让孩子收获生长的喜悦;通过开展入学、入队、成长仪式、毕业仪式,让孩子感受到生长的温度;通过劳动教育、传统节日、家庭亲子等主题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生长的美好……学校依托家校社联合,链接生活,搭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领孩子“自然成长”“自己成长”“自由成长”“自觉成长”。通过课堂、教研、校本培训等方式鼓励老师“生长”出个性化风格与智慧,达到教学相长,从而让“每位师生获得成长和成功的体验”。
二、有种体验叫“快乐学习者”
在那棵硕大的香樟树下和孩子们交流,我鲜明地感受到晨光的孩子身上散发的自然、活泼、快乐。晨光实小一直实施“‘快乐学习者’的自主体验晨光行动”品格提升工程。首先创设“慧生活”场域,校内有晨樟园、智慧谷校外有“一江(长江)一河(锡澄运河)一港(黄田港)”。孩子们在这些场域中活动,与大自然为伴,释放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朝气,乐于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憧憬,留下成长的足迹。其实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开发“慧生活”课程,劳动、阅读、精算师、线造型等,让学生在文化传承中感悟生活的艰辛和奇妙,在与小伙伴的互动与协作中提升综合实力。再者是开展“慧生活”行动,通过校园生活日、社会生活日、家庭生活日,让孩子们开阔视野,感受陪伴的快乐,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晨光的《线·绘世界》课程充满特色,用线描绘、快乐表达。学校也因此荣获首批“无锡市美术学科基地”“无锡市艺术团中心项目”,一批批美术特长生脱颖而出。
三、有种课堂叫“在实践中探索”
晨光实小根据儿童特点、围绕各个学科特色,积极开展“有价值、爱学习、会生长”儿童赋能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个是在教学中创设“活生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二个是始终坚持任务驱动,在完成一个个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获取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发展了思维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有了连接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纽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很轻松、有意义、有价值的。比如,数学老师会设计有趣的游戏与实验,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充分体验,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非常容易理解。老师还会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培养应用意识。
晨光的作业很有创新。老师们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自主设计研学单、作业单,达到教学评一体化,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老师们还紧密结合学生课堂所学,关注校内外真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为学生量身定制各类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作业。有养蚕、种花、调查记录、主题实验等实践作业;有诗画空间、自制手绘本、数学小论文、动画趣配音、课本剧表演、古诗串串烧等特长作业;还有思维导图、人物名片、好书推荐、采蜜集等阅读作业……在实践中“玩”出新花样,“学”到新技能,“创”出新天地,赋予了晨小学子蓬勃生长的力量!
四、有种师培叫“在拔节中生长”
春华秋实、四季更替,大香樟依然苍翠挺立于校园中。每片叶子都向着太阳奋力生长,每片叶子都闪烁着智慧育人的光芒。这些叶子和枝干一起组成了晨光教师团队的整体形象。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围绕“纵向、横向、内向”三个维度发力使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家园:“纵向”指向教师个人发展,鼓励教师阅读与探索相济,理论与实践相成,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笔耕教育现场故事;“横向”指向教师梯队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支持高端教师先行,骨干教师随行,青年教师跟行,落实稳扎稳打的青蓝工程;“内向” 围绕教师主体团建,总体规划教师培训,衍生并发挥各种培训作用,聘请专家指导,支持教师辐射,搭建教师专长发挥的舞台。
基于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晨光先后涌现了一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高端领军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数学学科有徐顺湘无锡市名师工作室;语文学科有梁昌辉无锡市名师工作室、梁昌辉灌云名校长工作站、钱军伟江阴市名师工作室;英语学科有李丽灌云县名师工作站;美术学科有胡艳华江阴市名师工作室等。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影响下,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更加明显。梁昌辉老师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钱军伟老师也获评了江苏省名教师,费敏伟、胡艳华、李卫兰、李丽、蒋新娅五位老师获评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有了这些高端教师的引领,学校骨干教师成长形势更加喜人,骨干教师占比不断提高。
几年督学经历,当我再次仰望这个大香樟树的时候,我发现这树是晨光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树的姿态就是老师们和孩子们的姿态,他们谦逊、平和,他们一起沐浴晨光、向阳生在,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