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和桥小学教育集团数学学科组组织教师学习“作业设计”相关文献,在多数数学教师全面把握作业功能的基础上,迅速行动,构建作业新样态,减少重复的纸笔练习,新开辟五大类不同能力层次的数学作业,彰显思维深度与育人温度。
■ 作业变操作
作业变操作,结合教学内容学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数学、应用数学。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分类与整理后,老师布置了“整理书包与房间”这项操作作业,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又如在二年级学生认识多边形后,让学生操作探究“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学生在操作中找到了多种答案,连连感慨,“真的没有想到,剩下的图形会有那么多种情况”“这样的作业真的太有意思了”……再如三年级学生认识千克和克后,让学生找一找并掂一掂生活中的几千克、几克,学生找遍家里、走进超市,有学生发现有些物品的单位不是千克和克,而是升和毫升,进而通过查阅资料等初步感受容量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作业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作业变活动
作业变活动,学校依托省数学教研课题《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进行专项研究,各年级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及已有经验,改编或创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如六年级学生学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向学生征询,“你还想研究什么物体的表面积呢?”选出一个多数学生感兴趣,同时也是最接近生活、最富有挑战性的主题“测量人体的表面积”展开活动,活动中学生尝试用直接测量法、穿睡衣法、描轮廓法、裹报纸法等方法解决问题,加深“表面积”含义理解的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 数学主题阅读
作业变阅读,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品数学之魂。一是利用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62个“你知道吗”,引导学生查找资源、分享阅读。如结合六年级上册第58页“你知道吗”介绍的黄金比,学生拓展“黄金比的由来”“建筑中的黄金比”“艺术中的黄金比”“饮食生活中的黄金比”等内容。二是根据学习内容有机补充,学习《方程》后,拓展阅读《方程的由来》等。三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向学生推荐数学课外读物,并以不同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一二年级亲子阅读“数学家的故事”,三四年级师生阅读“历史小知识”,五六年级生生阅读“故事与趣题”。
■ 数学魔术
作业变游戏,根据数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师生、生生、亲子协作进行数学魔术表演,拍成视频在学校公众号发布,用公众号留言的方式,让全校学生与家长自主参与“魔术揭秘”,学生徜徉魔术世界,全面发展综合数理思维能力。如魔术师给出9张牌,打乱后任意抽取3张牌,写出这三个数字组成的6个三位数,利用计算器算出6个三位数的和,再除以抽取的3张牌上的数字之和。魔术师总能快速而准确地说出结果。
■ 小先生·微课堂
作业变讲课,学生是微课堂的主讲者,或个人、或小组合作,讲数学故事、说数学趣事、聊数学文化、解思维趣题、做数学实验……也是拍成视频在学校公众号发布,学生与家长可以留言互动。学生在讲解、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理清了解题思路,更提升了清晰表达的能力、自信展示的信心,这是优秀人才的必备素养。
这五类作业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分为必做与选做两类,操作类、实践类与数学主题阅读为必做,数学魔术表演、小先生·微课堂为选做。
作业作为课程的延续,它的功能不仅仅是理解、巩固和应用学习内容,还承载着获得学习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涵养意志品质、调节师生关系等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跳出”固态纸笔作业,关注难度分层的同时注重丰富类型,开拓控量提质赋能的作业变革之路,最终实现学生学力的提升。
(作者系宜兴市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