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双减”之下,在学生作业方面,学校不断探索,在追求“提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力争每日为学生送上一份精美的“礼物”。
■作业记载本上盖个章
去年9月起,华庄中心小学就为每个孩子制作了一本精心设计的作业记载本,里面包括日期、作业内容和完成情况。每天的回家作业由任课老师精心布置,严控作业量,确保每天三到六年级学生的书面回家作业完成时间在一小时以内。课后服务快结束了,大部分学生的回家作业在老师的看管辅导下已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请看班老师在自己的作业记载本上相应作业的后面敲上红色的“已完成”印章。孩子们开心地说:“真好!作业在学校都已经完成了,回家都不用再写作业啦!”孩子回到家中,家长打开这本作业记载本,孩子的回家作业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本子上,而后面的“完成情况”一栏,鲜红的“已完成”印章,家长看到后彻底放心了。老师们批改掉了当天的作业,又开始根据学生回家作业的情况修改第二天上课的教案,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每位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上传学科组,学校对老师们布置作业的情况了如指掌,便于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作业设计做“加减法”
反思以往的作业布置,学校认为各学科作业在量和质两个维度上存在很大差异。经各学科组老师讨论,大家一致赞成语数英作业布置在“量”上做“减法”,在“质”上做“加法”,其他学科的作业“质”和“量”上都要做加法,于是学生们的作业本上增加了自主阅读、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如,低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布置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校还为他们购买了益智玩具,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华容道、九连环的奥秘等,低年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学解九连环的热潮;体育作业每周布置一次。“体质健康管理”中要求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于是体育老师张旭和女儿一起录制了几个体育亲子小游戏,学校推送给学生家长进行游戏化练习;音乐课后布置学生回家练习吹奏竖笛;美术作业不定时按要求完成,如采集美丽的秋叶、艺术欣赏等。劳动节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大扫除或是尝试学做一个菜……学校老师全体参与作业设计,认真研判学校作业布置的实际情况,在作业设计上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加减法”。
■个性作业促提效
华庄中心小学召开了作业设计培训、研讨会,在作业设计要体现“精简”“高效”“创新”的目标上,在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各学段课程标准和训练要点进行作业设计上,大家达成了共识。语数英课堂上老师们布置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动手操作的实践性作业比以前多了,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动脑、动口、动手,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经过实践,数学组的老师们总结出了“低年级探感官深度、中年级融生活温度、高年级提思维高度”的个性化作业设计要点,力求数学作业让学生有动手实践、学以致用的机会,让作业“起”于生活、“启”迪思维、“奇”思妙想、“齐”悟数美。语文组的老师们则认为个性化作业设计首先要与单元目标相契合,要基于单元整体的视角,落实训练要素;其次,个性化作业设计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要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完成与自己能力适合的作业;个性化作业设计还要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比如对于故事类的文本可以排演课本剧。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老师们觉得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老师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学生,一定能适应“潮流”的变化,越来越驾轻就熟地设计好个性化作业,做学生学习的助力者。
■家校共育乐融融
“减负”备受社会关注,华庄中心小学高度重视家长的参与,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一位家长了解政策内容;将学校在作业布置、批改等方面的举措一一告知每一位家长,让他们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学校还注重通过家委会等渠道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合理部分尽快采纳。对于学校要求家长配合的部分,如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因情况特殊尚未完成的作业需监督完成等,家长们都表示乐于接受。学生们也一致反映,回家后比以前轻松了,更开心了,还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些其他东西。家校共育,家长们在参与中调整了育儿心态,高度认同了学校的做法,承担起了应负的教育责任,其乐融融。
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华庄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立志要为每一个孩子送上适合孩子“口味”、利于孩子发展的精美“礼物”。
(作者系经开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