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青师培养,助力成长
2019-08-08 作者:唐建中 庄文渊

  每年开学季,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玉小)的教师队伍中都会涌现许多新的面孔。他们是学校的新鲜血液,如何使他们迅速地转变角色,顺利适应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年来,玉小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快新教师成长的脚步。

  跟岗学习:完成角色转变
  自新教师与学校签约后,跟岗学习随即启动。新教师提前进入校园,跟着经验丰富的教师听课学习,参与备课研讨,协助班级管理。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他们在小学校园中感受到了一个小学教师到底是怎样开展工作的?需要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跟岗学习,真实的现场感能触发新教师的职业思考,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时从心理到行动、自内而外地完成从校园学子向人民教师的稳步跨越。
  

    青蓝工程:夯实职业根基
  每个新学年伊始,玉小为每位新教师聘请师德高尚、敬业乐教、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师傅,并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在全校教师的参与见证下,颁发证书,徒弟行拜师礼。这既是对日后师傅的辛勤指导、无私奉献的期待和感谢,也是他们对日后勤奋努力、共创佳绩的承诺,更是携手并进、为玉小发展创造辉煌的决心。最后,师徒在结对协议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签上一份承诺、一种责任和一个担当。
  青蓝工程,要求师傅做好“三带”——带思想、带业务、带作风,要求新教师做好“三学”——学品德、学业务、学作风。最终实现“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特色”的目标。三年中,新教师虚心向师傅学习,每周数次走进师傅的课堂,认真听课,与师傅交流;主动邀请师傅听课、评课,认真领会师傅的指导意见;自觉接受教学常规的检查和指导,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规范。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每次新教师的公开课,都凝聚着师傅的满腔心血——一遍又一遍地推敲教学细节、一字一句地精炼教学语言……这样的磨课经历,使年轻教师迈上一个个新台阶,逐渐站稳讲台。正因为有了引路人,新教师在教学之路上越走越顺利,越走越精彩。

  拔节的声音:重视过程修炼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有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更离不开自身对教学素养不断精进的不懈努力。学校要求新教师读书写字,锤炼基本功。老师们静下心来每周练字,在不断地琢磨与推敲中,感悟运笔起落、收放之势,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每周潜心阅读经典专著,并在读书群中踊跃发言,交流读书感悟,分享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所擦出的智慧火花。练字、板书、再练字,阅读、实践、再阅读,他们在工作环境中迅速成长着。
  成长从回顾中汲取能量。玉小开展以“拔节的声音”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成长展示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回顾一学期来成长的点滴进步。他们分享着由“不会”到“会”的欣喜转变,述说着自己由“满腔热情”到“不知所措”再到“柳暗花明”的酸甜苦辣,也表达着坚定的教育信念——相信自己定会领略教育路上的更多风景,向成熟型教师迈进。在“技能展示”环节,青年教师纷纷登台亮相:或展示才艺或现场书法,技艺精湛让全体教师赞叹;有的朗读诗文,动画配音,展现了教师语言的动人魅力;有的演讲“我的带班故事”,如何在心与心之间与孩子架起一座爱的桥梁,还有的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如何从读书中去寻找教师的幸福人生。
  跟岗学习,青师培养前移;青蓝工程,师傅把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徒弟,感受徒弟所具备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是一种教学相长的促进。“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的“青师培养”已成传统,青蓝携手,薪火相传,成长共赢。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