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新吴区鸿山实验小学的大门,首先要进行云平台的智慧访客系统的识别,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江南水乡风格的外观,江南园林格局的内景,从考勤考核、校园安全、学生电子档案管理、图书借阅、家校互动、师生互动教学、学生综合评价等方面的智能化,到首批无锡市“无线校园”示范学校,第二批无锡市校园物联网感知教育基地,无锡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无锡市第三批“智慧课堂”建设试点学校……这所学校办学至今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俨然已成为新吴区乃至无锡智慧校园的一面旗帜。
融合汇聚,智慧技术新运用
鸿山实验小学地处物联网小镇鸿山街道,是一所将物联网感知技术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服务管理中,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智能化,有效实现师生全面发展,具有前瞻性、示范性的智慧校园。目前,“鸿山物联网小学” 一期工程建设了基于云平台的智慧访客系统、人车分流系统,并对大数据下的学校各类物联网信息初步汇聚。从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管理、家校联系、到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变革,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感受到教学、生活的便捷,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手机APP现远程智能控制灯光、空调、电脑、饮水机等,每个班级都配备智慧班牌,能实现班级风采展示、教学反馈、学生管理、家校互动等功能,利用大数据的优势,给班集体建设的个性化发展带来了便捷和可能。
学校率先实现了千兆宽带接入,并组建了电信外网WIFI和移动内网WIFI双链路,为“随处可学”的智慧教学提供了可靠保障。
携手共创,智慧应用新校园
“鸿山物联网小学”与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携手,立足“开放式课堂,本地化资源,校本化融合”这一理念,达成了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交流互动等合作内容,并确定了“物联网环境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就物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探索实践,着力创新物联网背景下可借鉴、可复制的现代教育新模式。学校增挂“无锡市新吴区物联网示范学校”“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物联网智慧教育研究应用学校”两块校牌。目前任课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建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有效整合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为深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学校成功承办了“新素养 新课堂”新吴区小学智慧课堂研讨活动暨全区信息技术培训活动。鸿山实验小学正在向实现教育教学资源高度汇聚、数据高度融合,物联网应用高度发达的新型“智慧校园”而努力。
探索实践,智慧校园新样板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端管云”的三位一体智慧化集成网络架构,“智慧体育智能视频球场”“AR云镜系统”“智慧图书馆”和校园物联网管控中心、大数据展示中心、未来教室、校园科创中心等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建成后的校园物联网管控中心可以通过手持式终端等对全校智能化设施设备进行远程可视化管控;大数据展示中心可以汇聚鸿山实验小学安全大数据、教育管理大数据、教育教学大数据及分析报表、学情分析数据等给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更多便捷;“未来教室”将构建灯光、音响、窗帘、新风系统等环境设备设施一体化管控;集智能化录播、智慧课堂、开放式互动课堂于一体;教室实现人脸签到,通过人脸识别微表情来进行教学大数据学情分析;开放式课堂将整合梁鸿湿地公园、吴越水街、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华赏石园等优质本地资源来为教育教学服务,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就能与上述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互动;而校园科创中心则可兼顾学生创客学习、STEAM项目式教学、机器人教学、创新科技体验馆等功能,这里将成为孩子们筑起梦想、实现梦想的舞台。
学校将继续坚持传承与创新,与物联网同行,竭力打造成新吴区智慧校园、前沿科技校园,成为智慧教育的标杆、物联网技术领先的样板学校,进而为全区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打造一个可供参考、可供复制的“智慧校园”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