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学看学校
种子少年追梦起航
2019-08-08 作者:陈振华 曹亚芬

  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教学生六年,为学生考虑六十年”为办学理念,以“日记教育”为切入口,读书养浩气,日记育人格,让学生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努力让学生体验阅读、写作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为了适应当代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内在的向上、向善、向美的生长力,学校本学期全面开启“种子团队 追梦起航”活动。学校以带领学生认识种子、播撒种子,最后力争成为优秀种子少年为整体目标,使德育工作形式更活泼生动,内容更丰富多彩,学生更深入地“卷入”德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生活态度、科学精神、探索实践等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的认识能力与实践水平。
  种子,是来自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江阴市环南路小学的每一个孩子都和父母一起挑选一种种子观察它的外形,了解它的结构,品尝它的味道,并进行播种试验,观察它的生长过程,撰写观察日记。让学生懂得种子的生息与传播,既是自然的选择,也是种子自身对环境适应的进化。看到一颗颗破土而出的种子,一个个生命在成长,让学生感悟到每个人就像一颗颗种子一样在父母精心的呵护之下成长。让学生像一颗小小的种子,随着风满世界的游历,从而找到一个美丽而又漂亮的地方,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
  学校每个班级选择一种种子命名班级并利用晨会课、班会课对该种子进行专项研究。做到班班有基地、班班有展板,班班有文章发表。通过播种、观察、交流、搜索,体会种子的力量,达到提升班级团队合力的目的。
  参观种子博物馆,让学生感悟世界的绚烂多姿,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种子,比一比哪个班收集的种类多,然后全校汇合在一起,策划属于孩子们的种子展览馆,除了展出各种种子,还要展出自己的种子播种发芽照片、种子成长日记、种子画、种子饰品等,打造一个孩子们的种子王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合作参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学校将江阴市徐霞客镇的飨一农场作为学生种子少年的锻炼基地,使实践活动呈现强烈的感召力,形成人文情怀与科学思维的有机统一,构建全新育人新模式,真正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参与模式。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指导社团活动,延伸德育时空,形成工作合力;学校与家庭结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研究种子,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社会志愿者为学生社团做指导和服务。
  学校通过开展每周一次班级“种子”课、每月一次班级“种子”会、每双月一次基地体验、每学期一次年级“种子”展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和老师更深入地“卷入”成长营的项目构建和生长、发展中来。
  项目的运作离不开课程,离不开对课程的重新架构,“种子少年成长营”项目必须放眼于学校顶层设计,立足于学校的课程结构的重组。通过有持续性的、有特色的课程开发,为提升学生品格提供动力与支撑。一年级种子的形状、二年级种子的类型,三年级种子的生长、四年级种子的味道、五年级种子饰品、六年级种子的力量,以此为系列编印校本课程,让学生全方位认识种子、感悟种子的力量。通过种子画展、种子饰物展、种子感悟展、种子活动照片展、种子诗歌舞展各种活动的成果展示,进一步推动“种子少年成长营”项目扎实有效地开展。
  种子少年成长营就是要让学生在播撒观察研究种子的同时,汲取到它的品质力量,不断克服人生成长中的种种困难,不管遇到什么恶劣条件,孩子们会像种子一样坦然面对,从不轻言放弃,抱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的坚定信念,努力做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实践创新的好少年。
  (作者系江阴市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