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 ,顾述之先生以日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为蓝本筹建成立江苏第三师范学堂——即如今的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历史更迭,春风化雨,锡师附小已走过百年,声名煊赫,桃李天下。现如今,学校集团化办学、规模化扩张、多样化辐射,五校区教育集团格局已经逐渐形成。这其中有坚守,坚守的是对儿童文化的专情;有创新,创新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儿童的文化传承、前瞻的乐学理念、深厚的人文积淀镌刻成为学校的品牌。儿童文化、乐学教育、人文情怀引领下的升级课程开启了附小百年新征程。
此前,锡师附小的艺体馆里书声琅琅,悠扬音乐声起,不同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朗诵节目,分年级精彩呈现!这就是锡师附小“班班有书声”朗诵节比赛现场。现场有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家长的亲情加盟和老师的合力表演,表演赢得了赞许的掌声与欢呼。孩子们人人参与,每个人都是节目里的主角,充分体验了语文朗读的魅力和趣味,感悟集体的力量和互相关爱学习的温暖。“乐学”的根本就是要回归儿童,回归儿童首先要回归真正属于儿童的课程。学校在多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在儿童的眼睛里,“情”字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有了情趣、有了情感、有了情境,就使认知与情感交织在了一起,“情智交融”的学习不同于纯粹外在的、知识的学习,而是一种内驱的、全面的、快乐的、有深度的学习。
锡师附小城中校区的篮球场上,班级与班级间的篮球三人赛正在火热进行,一个三步上篮,篮球伴着汗水命中篮筐,场外叫好声一片,场外的外籍教练不时用英文对队员们进行指导和点拨。阳光校区的足球场也热闹非凡,学校足球队的训练已经进行三年多了,足球在队员们脚下翻飞,似乎有了生命一般;新城校区的跆拳道练习教室里,孩子们自信的笑容,潇洒的动作,认真学习的态度,充分反映了孩子们对跆拳道的兴趣。
街舞、羽毛球、巴西柔术……锡师附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有展示特长与爱好的舞台,让相同兴趣特长的儿童集聚、分享、彰显,获得好的课程体验。学校真正地从儿童兴趣出发,设计分层次、多项目的兴趣课程,让儿童在个性化的体验中获得成长。锡师附小城中校区,有艺术、体育、文学、科学、英语、数学等多类课程,共有 25 门课程,有近 1000 名学生参与到自主建构类课程中去。其他校区同样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体验课程是从学生需要出发确定主题,进行课程方案的编制和设计,并从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进行资源开发。体验课程分为两种,一种是探究课程,另一种是情感课程。探究课程中,学校保证了学生探究时间,合理统筹,确保每班每周两课时为探究活动的专用课时。同时创设探究氛围,争取家长的力量,校内外合力关注孩子的学习探究足迹。探究课程更提供了适合儿童探究的专门活动基地,农业园区,锡惠公园,奶牛场,税务局、环保局,消防队,泥人研究所等。情感课程即利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开展体验作业、感动附小、心灵之约等系列活动。学生在体验课程中,兴致勃勃,团结合作,积极探究,勇于实践,充分感受着探究、发现的快乐。
让课程回归儿童,是锡师附小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显著特点。学校在课程改革研究中形成了“三类六型”的课程体系,“三类”即:学科知识类、活动体验类、自主建构类课程;“六型”即:基础、拓展、探究、情感、兴趣、集体型。相信锡师附小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会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成果,校园永远是儿童的春天。
( 作者系市属学校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