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导研究
宜兴:教育督导,促孩子的心不再“雾霾”
2023-02-15 作者:宜兴责任督学 周旭红

【案例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变化无穷,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事实:某中学生,女,因未考上重点中学而自责,对学习毫无兴趣,自闭,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广州某重点中学,男生,不堪学习压力跳楼自杀;某中学女生,因家庭、学习等原因而患强迫妄想症……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和事实再次提醒我们:心理素质在人才的成长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为学生撑起一方晴空,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怎样让孩子的心不再“雾霾”?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形成责任区各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学生生命健康的良好氛围,遏制学生心理危机极端事件多发态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按照宜兴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迎检工作的通知》,我们第三责任区六位责任督学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对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表》21个督查要点,查问题,督整改,充分发挥督学队伍的智慧,主动作为,坚持“督”与“导”并重,营造教师全员、全方位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氛围,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作为一名责任督学,可以巧借教育督导这一特殊形式,督促有关部门、挂牌督导学校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谙熟学生心理,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让孩子的心变得敞亮起来。

【案例描述】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防控攻坚克难,“双减”工作丝毫不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在六月份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基础上,11月底至12月初,我们又走进各挂牌督导学校,再次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了第二轮的专项督导。督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各个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也做出了较大的成绩,但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都有很多无奈,问题与不足的确存在:

1.专业水平有待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光有热情和态度是不够的,必须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才能走入正轨。只有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才能使学校工作更上台阶。

2.落实力度有待不断加强。各校的各项工作其实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印记,特别是德育工作更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乳交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

3.日常渗透有待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日常渗透,如何有机渗透,怎样渗透得更合理,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静心的探索。

针对以上几个重点问题,我们立即与校长、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副校长以及学校督学联系人进行了沟通,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甚至针对专项督导的21个观测点,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帮助各校严格对照评估标准,规范日常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日常的每一个细节,扎根到每一位教师的内心,共同点亮学生心灯,照亮他们漫漫人生路,护佑他们健康成长!

【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在督导中,我们发现,要让孩子的心不再“雾霾”,学校应该努力有以下四颗“心”:

一、“真心”创设,心理教育氛围化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体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把它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设,设立心理教育专题黑板报、专栏。校园橱窗布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内容,营造一种浓厚的心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作用,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二、“爱心”关怀,心理咨询机制化

依托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服务功能,针对班级、年级心理现状,组织教师开展专项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维护、学生心理压力的变化跟踪等工作。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给予更多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学校更要充分利用“绿萝心理平台”,每学年开展两次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使之逐步规范化,这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它将有助于确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有助于诊断、分析、解释与评价。特别是对于一级关注、二级关注及班主任推荐关注的学生,心理教师应逐个进行单独的心理访谈定级,重点关注学生的家庭或日常生活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对于学生失眠等情况做好记载与后期的持续关注。根据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现状,本着“下移重心、落实基层、预警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导向和新理念,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总体发展思路,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学校心理预警以及干预机制。

三、“用心”思考,主题活动多样化

学校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月、居家防疫等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心理橱窗、黑板报、学校广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心理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如通过“心护心”——专题黑板报、主题手抄报、专题电视、温“心”明信片等引导学生了解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爱暖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如疫情下的情绪管理、记忆小窍门等,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开展“面对面的关怀”谈心活动、“文字温‘心’”亲子书信沟通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变化,增进交流,及时引导;“情系心”——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室个别交流,为学生提供情感关怀,形成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如可以通过“阳光心理 快乐学习”等国旗下讲话和主题晨会活动,还可以邀请各级各类专家来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沙龙活动。

四、“专心”研究,心理健康课程化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均纳入课程,保证每两周一课时的正常开展,并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或班主任担任上课教师,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项督导时,督学们随时走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授课教师结合身边事例,从《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做情绪的主人》《与压力同行》《与时间赛跑》《情绪万花筒》等涉及人际交往、如何控制情绪、如何抗压的内容出发,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心理滋养。通过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题研修,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在班队或团队活动时间,并要求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心理活动课进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选择社会热点话题作为拓展课的教学内容;班主任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每班每学期至少开设1节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团会活动。 

五、“诚心”携手,家庭教育长效化

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借助网络延伸到家庭中,学校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的策略,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学校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设有“家长学堂”“五彩德育”“五彩心育”等栏目,定期推送心健康教育主题的公众号,从家长教育、学生自我管理两个角度,通过生动有效的心理知识、《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家教经验、学生自我管理小案例等分享,增强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积累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根据校情及疫情防控要求,分批召开家长会,有的甚至成立家庭教育论坛,分享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

【案例反思】

作为一名责任督学,有义务、有责任督促学校教师真正走进孩子心灵,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学生的“心理按摩”, 从根本上守住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让孩子们变得阳光快乐起来,真正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晴朗的天空。

两次专项督导,能够让我既看到挂牌督导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经验和成绩,又看到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缘于有“三心”,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  有决心,遵循真实性原则

责任督学要做规范办学的监督者,教育督导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严督,依法督,秉公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真正做到摸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收实效。

二、  有真心,遵循服务性原则

责任督学要做学校发展的参谋者,教育督导必须心系学校发展,本着为学校、为学生、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力尽督导之能,真正做到“督”为主,“导”先行,“督”有质,“导”有方。

三、  有耐心,遵循指导性原则

责任督学要做教育教学的引领者,教育督导必须多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多听课评课,多与校长、教师交流指导,以标准化严要求,以专业化作引领,以精细化高标准,真正做到督查提建议,指导不指责,参谋不决策,配合不代替。

作为一名责任督学,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育督导中,定当遵循督要严、查要实、评要公、导要准、帮要诚的工作准则,不忘教育初心,牢记督导使命,一起向未来!

                                                             宜兴责任督学  周旭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