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导研究
“三不”前提下的“看、访、提”
2017-12-18 作者:责任督学 吴 芳

责任督学“督”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发现、分享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指导、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监督、服务、协管的过程。作为一名责任督学的新兵,接下来就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方面的督查,谈以下三点浅薄的想法:

一、不挑刺,既耐心又细致地看

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个性化的客观存在,学校发展的轨迹各不相同,教师的结构、特质也不尽相同,“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教师的“师德”影响着工作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影响着校园这个小社会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和谐、和融、共通。因此,当责任督学到一所学校督查时,首先要抱着不挑刺的心态,排除自己原来所在学校的操作策略、工作路径的影响,不拿自己固有的思路、想法去审度眼前的事物,尊重当前学校的客观存在和特有个性,耐心细致地看,由表及里地看,由浅入深地看,由面到点地看。做到三看:一看精气神。走进一所学校,教师是否热情打招呼,学生是否文明有礼、健康活泼,课间师生是否和谐融洽,校园中师生行走的姿态是否充满活力,那么该校的精气神很快就能感受到。二看规划。看学校的师德建设规划,关注三个点:第一个关注点就是看大背景,大要求下有没有小落实;第二个关注点就是能不能让督学呼吸到“校本化”的气息,这个“规划”能不能接“学校的地气”,能不能接“学校教师之气”;第三个关注点就是这个规划中有没有可操作的“制度化执行,制度化考核”的内容。三看过程。师德建设,师德的规范性要求还只是基本的浅层次的要求,“师德”可能更多的还是思想决定行动,精神影响行为,因此,在督查的过程中要关注学校就“师德建设”方面开展的哪些活动,在关注有活动推进的同时,更要关注每次活动是重形式还是重内容,还是形式与内容兼修并举重效果,每一次活动是否能真的“搅动”教师的内心,促进教师思想的反思,行为的自我修正,或者能根据学校的现实问题进行对症性的矫正。四看终端。无为而治是管理的理想状态,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绝大多数的人还没有上升到这样的境界,师德建设也是如此,一定要有终端的考核来催生学校师德建设的真正落实,就像“安民告示”那样,因此,我们在督查的过程中尤其要看学校的终端考核的情况,同样不是只关注有无,而要关注是否真的这个终端考核有体现,有落实。

二、不怀疑,既坦率又真诚地访

责任督学在督查的过程中,要持有“肯定、相信、不怀疑”的态度,要有一颗主动学习之心,要有一双善于发现之眼。看资料是一种静态的督查,可以走近校长,走近老师,甚至走近学生,在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进行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多种话题的坦率而又真诚的访谈。访谈的形式很多,个别访谈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既容易进行,又有亲近感,更容易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在访谈上,要注意三巧。一是巧选对象。对象的选择要因督查的内容来巧妙选择。就拿“师德建设”这个话题来说,可以选择“老中青”三种代表人物进行访谈,年龄层次的全覆盖可能更容易全面地、全方位地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学校师德建设的情况,从现实的情况看,老一代教师身上可能更能体现一种扎实与认真,从中年教师身上可能更能看到一种职业的倦怠与定势,从青年教师身上可能更能感受到一种随性与粗糙,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鲜明的时代烙印,特别是农村学校,可能老一代农村教师身上的一些品性很值得当下的青年教师终生学习,但是如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督查,可能访谈的对象更应该偏重于中青年教师,因为无论是从学校的长足发展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看,从中青年教师身上可能访谈获取的信息,或者访谈的促动性更大一些。或者还可以和校领导暗中商定,对个别师德表现不是很好的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借了解学校“师德建设”开展的情况,了解所谓“问题”教师的思想动态或者个人想法,获取信息后提供校领导对症下药,或者可以借本次访谈进行“正确的引导”,或多或少可以引起该教师的自我警醒。(因为我们毕竟戴着“督学”的帽子,可能或多或少可以“借帽慑人”)二是巧设话题。我们和教师访谈,话题的选择很重要,即便是同一个访谈主题,也要根据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话题。我的想法是不要太过直白地直接指向所要访谈的内容,因为这样受访人就容易进入套路,比如:反正总归说好不说坏,反正总归说少不说多,反正总归说大不说小,尽可能说得空洞一点,这样我们的访谈获取的信息的真实性就打折了,这样我们访谈内容的丰富性就缺乏了,这样我们访谈的交融性就不够了。我曾经看到一个关于“师德建设”方面访谈的案例,对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才3年的新教师,是个小姑娘,硕士生,家庭条件比较优渥,学校安排她教三年级数学,她觉得大材小用,于是就心怀不满,处处和分管领导对着干,一次督导过程中,学校领导主动提出希望督学跟她进行一次交流,目的就是想“威慑”一下,这位督学是位女同志,她切入的话题很慈爱,很温暖,更是很巧妙,我记得开头一段是这样的:“呀,丫头,看到你我就想起了我在国外的女儿,你都赚钱了,我那鬼丫头还要花我的钱呢,年纪轻轻就工作,而且在这么大的一所学校里,压力肯定不小吧?”这样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这位小年轻的心门,她就像吐苦水一样,把对领导的不满,自己怎样的怀才不遇全都吐了出来,当然,后续的访谈几乎成了一次心对心的交流与共振,后来领导反映这位女教师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还和这位督学成了微信好友,经常交流、沟通,我觉得我们这些督学如若能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真的功莫大焉!三是巧妙展开。访谈应该是一个不断向着访谈目的地挺进的旅程,因此尤其要注意访谈展开的层次性、渐进性、提升性,我个人以为,我们的访谈过程不能只停留在了解情况这个层面上,比如就“师德建设”这个主题性的访谈,访谈要忌大,忌空,忌套;应宜小,宜近,宜亲,让教师谈着谈着就不设防,谈着谈着就越说越想说,谈着谈着就还想听你说,如果是这样的展开,访谈就有了温度和深度。比如有这样一个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个访谈案例,一位督学从三个纬度巧妙展开了自己的访谈,访谈对象是个40岁左右普通的中年男教师,第一个话题是:从教那么多年以来你觉得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第二个话题是:你觉得最缺憾的是什么?第三个话题是:你觉得你努力一下还能做成的是什么?通过这次访谈后,这位督学还和学校领导一起共同诞生了一份专门针对4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化规划,很有效地触发了这批中坚力量的专业发展潜能,如果能有这样的督导案例,督学的“导”的价值就实现了。

三、不越位,既指导又服务地提

 “督”是我们的职责,“导”体现的是我们的价值,就我们督查的内容,我们要积极探索学校的督导“需求点”,努力找到最佳的“服务结合点”,把服务学校“需求”作为主要工作,但是不能越位,我们只能既指导又服务性地提,就师德建设这个督查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学校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一是从长远处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亦或是师德建设,是一项需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工作,需要承前启后,需要继往开来,更需要与时俱进,精耕细作的工作,需要行稳致远,不能“此曲不厌百回唱”。因此,作为督学,鉴于自己在督查中了解、发现、感受到的情况,我们可以从教育改革未来形势发展的长远处,从学校发展的长远处,从教师发展的长远处,以“顾问技术员”的身份,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些看法,一些建议,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校,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提不提在于我们督学,听不听在于学校,但只要有改进,有进步,就一切安好。二是从特点处计划。无论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师德建设,每所学校的状况都不相同,都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特点处帮助学校理一理,看一看,计划计划。比如某些学校掌控教学质量的还是一批年过50的老同志,这批老同志个个师德优秀,是“无需扬鞭自奋蹄”的那种状态,他们是学校的“宝”,所以就可以抓住这个特点,以这批老教师为生长点,谋划学校的师德建设发展规划,可建议学校以“学老教师风采,做最美教师”为主线来规划学校的师德建设,以期待达到以老传新,以老带新,以老促新的目的,让学校的高尚师德之魂代代相传。那么怎么去发现学校的特点,就需要我们督学有锐眼,有睿智。三是从问题处谋划。无论是专业发展还是师德建设方面,可能每个学校都会遭遇瓶颈,都会遇到困难,都会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点正是学校改进工作的突破口,正是责任督学可以帮学校出谋划策的地方。因此,责任督学在督查的过程中,在不挑刺、不怀疑的前提下,不能做老好人,发现问题,就要有“导”的意识,要当好老中医,用“望闻问切”之法,找到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策略性意见建议,帮助学校“对症下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