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督导研究
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价值与可行性分析
2013-04-18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有浓重的公益性。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必须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的产品是人,是人的素质,这种属性决定了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必须始终追求和实现均衡发展。
(一)理论价值
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属概念,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态表述。在一定区域中推进和追求这种质态的“高位”,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区域高位均衡发展”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均衡”是对事物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它主要是影响事物发展的诸要素之间的一种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状态,即事物总是以一种稳定、协调、有序的状态在发展。“这种发展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要求事物在空间上的均衡发展;二是要求事物在时间上的均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均衡发展的内涵是我们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教育均衡应指教育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建立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教育资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设施,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的配置,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图书资料等的配置是否均衡;从教育目标看,包括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教育的功能看,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是义务教育法关于公民平等地享有教育权的体现,其实质是区域内受教育者享有均衡的教育资源。同时,这种均衡不应是低质教育资源的平均,而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就是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鉴于我国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还比较大的事实,从全局实现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还有很大的困难。但我们换个角度考虑,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如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地区等,实现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有其现实性和可能性的。
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使办学条件均衡、师资结构和水平均衡,使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得到良性发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享受到均衡的优质教育。
高位均衡的核心内涵是“优质”、“公平”。高位均衡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行动、一项工程。既要在均衡程度上努力追求高水平,又要在均衡途径上坚持提“谷”扬“峰”。正如珠穆朗玛峰之高,是因为它矗立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没有青藏高原的整体高位,就没有珠峰的“世界第一”。同样,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首先要追求整体的高位,其次不否定个别学校的“拔尖”。这种高位不是“削峰填谷”式的,而是“提谷扬峰型”的。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市锡山区,正力争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区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公办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优质化、均衡化,努力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创建全省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
2.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价值思考
经过上述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和涵义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是追求教育公平,最高价值是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率高质量,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论是作为一种教育理想,还是作为一种阶段性奋斗目标,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就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全区的教育都成为优质的教育,让每一所学校都变成优质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优质的学校里得到优质的发展,这是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讲,高位均衡发展的教育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它只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应该承认,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才是常态,教育的发展理应是一个“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但是,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仍然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研究区域推进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与义务教育的时代特征相适应,对推进义务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实践意义
 区域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一种必然的普遍趋势。我们可以从我国和其它国家同样在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均衡的实践中得到证明。无论是在中国、日本、英国、韩国还是美国,都在为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着努力。其一,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增加;其二,重视教育立法;其三,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我国目前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做到了适龄孩子人人有学上。为了顺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潮流和发展趋势,我国无论是政府在制定基础教育政策层面、还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们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或是教育实践者结合相关政策导向与理论指导进行的实际操作层面,都在积极投注着极大的热情与努力。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原则,推行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是现实的和明智的选择。实行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为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及增强其整体实力提供保障;其二,对协调学校布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提供条件;其三,对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问题提供平台;其四,对区域基础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之间提供一个制度保证。其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和实现新课程理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保证。
(三)可行性分析
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在社会、经济、教育已具较高水平的区域实现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它以较高水平的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积累的经验为基础,以内涵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为目标,立足三个维度实现均衡教育。下面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谈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可行性。
1.区域经济发展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才能得以实现。无锡市锡山区,地处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长江三角洲中心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一百年多前,这里发源了中国最初的民族工商业;五十多年前,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十多年前,这里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蝉联了三届“华夏第一县”的殊荣。由于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点,锡山义不容辞地成为江苏省“两个率先”的实践之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今天的教育将是明天的经济。没有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在率先发展与超越式发展方面,锡山经济的全面发展与锡山教育应具有既定的匹配性与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现代化的锡山需要教育发展更上一层楼,需要给予均衡以和谐的表达方式,需要赋予均衡以深刻的时代内涵,需要均衡的延伸触角及波及面更大,归根结底,就是要从现状的基本均衡走向更高层次的高位均衡。
2.政府责任到位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教育与经济作为发展区域社会建设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促共生关系。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锡山区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教育强区的战略,营造了“党以重教为先、镇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良好风尚。锡山区委、区政府坚持2~3年一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创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等5个规范性文件,专题研究和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并将各镇(街道)及职能部门履责情况纳入目标管理体系,推动落实“以区为主、区镇共建,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区、镇两级政府加快发展、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的民生责任。将“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列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或成立领导小组,或健全工作机制,或明确目标任务,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发展纳入工作目标和管理考核体系中,为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化发展、高位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3.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推进之时,也正是锡山撤市建区的第十个年头。10年前,由无锡县沿革而来的锡山市撤市建区,锡山区位居原锡山市素有“农业区”之称的东部,辖区内有义务教育学校62所,省优质学校仅有2所,“气象不新,面貌依旧”是当时省教育现代化工程考察组对锡山区教育的结语,“优质资源少、发展极不均衡”成为其真实写照。到2012年6月,全区累计投入资金20亿余元,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所,改扩建学校32所(不含撤并学校),10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类标准;3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6所村小)已全部建成现代化学校,优质资源覆盖率达100%。锡山着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高位发展,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格县(区)、“双高普九”先进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区、规范教育收费先进区等众多省级荣誉,2007年率先高标准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验收,2009年率先被评为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并两度荣获“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区”称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率先,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争先,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领先,赋予了今天的锡山教育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之路的勇气与底气。
4.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的家庭结构,对优质教育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每一个家庭都积极向下一代进行教育投资,希望子女能够受到优质的教育。但人们追求的优质教育不应是属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也不应是仅仅特权阶层才能享有的高质量教育,而是服务全民的优质教育,它体现出教育发展目标的深化与完善。在全民渴望优质教育的目标推动下,教育的发展既要体现优质,又要体现均衡,是优质与均衡的有机统一。我们不能把均衡与优质对立起来,既不能单纯追求不公平的优质,也不能追求低水平的均衡。教育发展呈现出优质与均衡统一的状态,这种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均衡,就是我们追求的高位均衡。
(作者系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