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挂牌督导
重构课后服务模式
让教育更有温度
2023-12-14 作者:责任督学柳先芬

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负增效是目前各小学都在全力以赴研究的课题。既要作业少,又要质量高,是身处一线的教育人心头的“难题”。璜土实验小学坚守“一切为了儿童”的教育初心,秉承“办一所自然生长的学校”的教育理念,多年来以“课后服务”工作为抓手,在提升服务品质、拓展多元课程、优化服务保障上着力,不断探索“轻负高效”路径,努力让教育更有温度。

2019年起,该校首次“开展延时服务”,当时参加的学生仅有100多人。2021年3月份起,按照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继续开展这项工作,两校区91.5%的学生参加,这个比例在当时江阴市范围内还是名列前茅的。到今年95.3%的学生参加,在学生数据逐年递增的同时,黄晓旦校长敏锐地发现“课后延时服务”中的“延时”去掉了,也使得他们整个班子对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延时”可能意味着“不是教学的必须”,但“课后服务”则是一项身为人师的“必要工作”。“延时”可能意味着“简单延续”,而“课后服务”则需要创造性开展。

一、从自愿走向统筹,解决为什么要开展的问题

    2019年,由于课后参与课后服务的人数有限,每个年级参与的人数也是参差不齐,学校把这些主要因为放学后一段时间内无人看管的学生集中在阶梯教室,每天安排两位主学科的老师进行辅导,类似于“托管”模式。当时的目标很单一,看护好学生,辅导好当日的家庭作业,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参与老师多以自愿报名为主,以青年党员教师为主。当时学校没有给出任何报酬上的承诺,但是老师们仍旧尽心竭力地把这项工作做好,力求家长满意。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大范围铺开“课后服务”,教师安排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召开教师大会,学习“双减”政策,引导教师政治站位要高,要服从学校整体安排。2021年秋季,学校就整班开展,所有学科老师科学统筹安排。这项工作很好地展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从单一走向多元,解决怎样开展的问题

要向“课后服务”要质量,要依托“课后服务”落实“双减”要求,这些都逼着学校摒弃原有单纯“看护学生”的固有思维,要把“课后服务”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来抓,要开设学生喜欢的课程,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样才能真正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首先学校学习了其他学校的先进做法,规划了一份课程表,构建了“1+1+N”的课后服务模式:1(基本学业)+2(阅读、运动)+N(多元服务课程),把服务时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基本学业为主,第二阶段则开展“走班制”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多元化个性社团中培养爱好、发展特长。目前两校区周一至周四有10多个校级体艺社团,周五55个“走班制”社团则以班级为单位,涵盖语言素养、数理逻辑、科学探索、手工制作等领域。

对于一所乡镇小学,完全实现学生自主选课是有困难的,学校采取先定课程,辅导老师定每班参与人数,班内学生协商选课,确保每个社团课程人数相对均衡。以后璜土实验小学将逐步实现每位学生的“私人定制”。

三、从校内走向校外,解决更有效开展的问题

“课后服务”的质量在于师资,在于管理。校内老师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全体职工通力配合,解决了错峰放学、乘坐校车学生接送等诸多问题。为延伸出更多“N”课程,学校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爱好,开辟自己的课程。高年级语文老师周丽敏的手工编织是高手,学校鼓励她继续丰富课程。刚到该校工作的体育老师吴公元在江阴气排球项目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带动体育组的几位老师把学校的气排球校级社团开展得风生水起。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挖掘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做到融通互补。随之,学校也着手开始尝试双休日、寒暑假活动课程的开发,让学生走进街道、社区、企业,探索“双减”的“假期实践”。

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学生健康成长的助力点,落实“双减”的策略,在“课后服务”这项工作上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努力,比如怎样进行有效的评价,怎样引入大数据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总之,如何让课后服务满足学生需求,如何让教育更有温度,璜土实小全体教师执着地行走在改革的路上……